加强生态保护 守护绿水青山 发展守护双丰收

2017-01-20   稿源:    编辑: 郑 剑辉

  冬日里,太湖图影生态湿地文化园以其特有的风光和生态环境,吸引着游客。坐上游船,感受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海游客李郑不禁倾心于此。“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

  近年来,我县共投入22亿元全力推进全县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工程。目前,全县共建成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确定了3处省级重要湿地规划名录、14处县级重要湿地名录,全县8公顷(120亩)以上湿地面积达5874.8公顷(8.81万亩)。

  严守生态红线 加强湿地保护

  太湖图影生态湿地文化园变得越来越好玩,是不少“回头客”对于文化园的赞美。

  在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生态资源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宝贵。而湿地则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为保护好湿地,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共投入22亿元全力推进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以“让长兴的水秀起来”为载体,以“五水共治”为抓手。大力实施退塘换湿地、退耕还林、栖息地保护与修复等重要湿地工程,努力构建湿地生态安全屏障,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生态发展。

  其中,在2015年,《长兴县湿地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新编制完成。《规划》将全县19处湿地5316.8 公顷划入湿地保护红线,占湿地总面积的90.5%。

  在编制《规划》的同时,制定了《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扬子鳄自然放归总体规划》《长兴县合溪水库生态湿地保护规划》等规划。县林业局湿地科工作人员表示:“有了这些细则规划,我们就能科学地进行湿地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让湿地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重拳产业整治 守住绿水青山

  “湿地保护红线既是限制开发利用的高压线,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安全线,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线,也是实现发展的保障线。科学划定湿地保护红线是遏制我县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的迫切需要。”县林业局营林站工作人员莫颖介绍。

  近年来,长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前几年铅蓄电池、纺织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生态湿地的维持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于是,重拳出击产业整治势在必行——对蓄电池、粉体、耐火等六大传统产业进行壮士断腕般的转型整治。

  去年,长兴关闭污染企业4家、提升18家,关停畜禽及水产养殖场561家、关停生猪屠宰场7个……

  如今,长兴盛家漾湖湾曲折、港叉众多,湿地资源丰富,是我县自然保护的省级湿地之一。在特定的时节,大面积的芦苇、菰群落、黄花水龙群等犹如一幅油画。同样,长兴仙山湖湿地公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其风景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人工建造的湖泊相结合,美不胜收。

  培育湿地生态产业 提升湿地经济效益

  仙山湖的水有多清?它达到Ⅱ类水标准、部分水域达到Ⅰ类水标准,成功吸引上万只候鸟前来越冬。

  作为国家级别的仙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不少游客在游玩仙山湖之后,也会慕名驱车来到长兴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

  虽然此时,扬子鳄早已进洞越冬,而在春暖花开之际,一只只扬子鳄将爬出洞进行觅食,带给游客不少惊喜。而我县在培育扬子鳄上取得的成功,也从侧面反映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据了解,我县扬子鳄数量从11条,已经成功繁衍到5180条,如今保护区面积由最初的10亩扩大到1840亩。扬子鳄多了,保护区自然放归面积要扩大。

  长兴在不断修复生态的同时,发展旅游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据了解,每年湿地景区吸引44万人次前往休闲观光。但与此同时,我县湿地保护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全县湿地水鸟由58种增加到111种,进一步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今后,我县将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计划到2020年,完善国家湿地公园1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处,建成省级湿地公园2处,湿地保护小区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