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敏]文明养犬 做文明人

2018-11-16   稿源: 长兴文明网 

   近日,浙江杭州余杭区的徐女士带孩子在小区门口散步时,遇到未拴狗绳的宠物犬。因小狗追逐吓到孩子,徐女士用脚驱赶,却因此与犬主金某发生口角,随后被金某殴打致左手环指骨折。事后,徐女士报警,警方介入调查。11月6日,余杭警方通报称,已传唤违法犯罪嫌疑人金某至公安机关审查,并已依法调取案发地段完整视频、开展询问取证工作。(11月7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城市里饲养宠物犬的人群日渐增多,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据市疾控中心数据,仅2017年第二季度,全市犬伤人数就达到了23413人次,去年我市两例狂犬病病例均为流浪狗咬伤所致。目前,仅市区三环以内养犬数量已超过2万只,未免疫、登记的约有三分之二,犬吠扰民、违规遛犬、犬只伤人、不按期注射疫苗和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等乱象较多。形形色色的不文明养狗行为,超越了个人爱好之范畴,已经伤害了公众利益,触击到了法律底线,依法进行整治,理所当然。然而,面对庞大的养狗者与比比皆是的不文明养狗怪象,推出治理措施不是难事,而要有效整治,执法部门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实中,面对警察、城管的专项整治,一些所谓爱狗人士,横加指责外,更多的养狗者,相互“照应”,互通信息,能躲则躲,能躲就藏,与整治养狗乱象的执法者,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逃避检查。不文明养狗乱象,表现于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隐身于小区等群众集中场所;虽可能逃脱警察、城管等执法检查,却难逃小区物业与周边群众的眼睛,因此,要有效治理“狗患”,还需发动群众。 

  唯有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在“人”上下功夫,文明养犬才能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自觉。加强犬类管理,倡导文明养犬,首先就当从养狗人入手。要把规范养狗的规矩立在前面,把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的宣传教育做在前面,同时以严惩不文明养狗行为“兜底”,如此才能倒逼养狗人换位思考,收敛“任性”行为,逐步筑牢文明意识和规则意识。在我看来,还要动用居民、物业、街道、有关监管机关等各方的力量齐抓共管,增强处罚的必然性,比如,可在小区内显著位置贴上举报电话,邻居、物业发现不道德养狗行为可及时拍照、录视频留下证据并举报,相关部门接到举报及时了解情况,属实就扣除相应的分数,几次遛狗不拴绳就要把积分扣光吊销狗证,强迫狗主人与宠物狗分开,相信这已经足够规范养狗行为。文明养犬关键在于“管人”。治理不文明养狗的关键,在于加强对饲养人的约束和管理,增强饲养人的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相当重要。 

  文明养狗需要养狗人的自觉。城市是我家,只有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自觉遵守文明公约,才能让城市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因此每一个养狗人,都应该遵守社会的道德契约与养狗的相关规定。出门牵好狗,无论狗温顺与否,当路经他人时,请拽紧牵引带,这样对怕狗的路人也是一种尊重;尽量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遛狗,不要直接带宠物狗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带狗出门随身要备好小铲子(或硬纸皮)和塑料袋,随时清理狗狗的粪便;要严格训练爱犬不在夜间长时间吠叫,以免打扰了邻居的休息,必要时在休息时段为爱犬佩戴口罩或止吠器;狗领养回家,要及时给它办证、做防疫;文明养狗还要提倡不离不弃的精神,如果因工作或者居住环境变化等原因无法继续饲养爱犬时,请为爱犬寻找其他合适的主人,不应将其随意丢弃。文明养犬,既是对狗狗负责,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来源:浙江文明网  作者:南湖 朱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