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专刊(四十)
发布时间: 2020-11-06

长兴宣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专刊)

69期(总1944期)

 

长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20201023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专刊(四十

 

●虹星桥镇“四手联弹”培育先进典型 凝聚正能量

李家巷镇“讲布局、打基础、抓谋划”扎实选树先进典型●画溪街道聚力项目优化 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雉城街道创新志愿服务方式 为群众幸福加码

●县委党校把好“三关”精耕宣讲志愿服务阵地

●县教育局多举措深化“家校合育”志愿服务项目 

●县水利局持续推进“水源巡护”志愿服务 守护长兴人民的“大水缸”

 

 

 

 

报:县四套班子领导

发:各乡镇(街道、园区)及相关部门

编校:彭小财、陆贤园       审核:杭巧勤      签发:黄  

虹星桥镇“四手联弹”培育先进典型 凝聚正能量

 

近年来,虹星桥镇通过推示范、育示范、敬示范、学示范“四手联弹”,建立了示范人物培树工作机制,涌现出了一批“长兴好人”“美丽虹溪人”等先进人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进一步浓厚。

一是层层推示范,让示范先进“树”起来。本着优选、选精和树典型、树标杆、树形象的原则,出台虹星桥镇示范人物评树工作机制,建立“推报、评选、公示、礼遇”的评树制度,采取层层推荐、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评选,规范组、村、镇三级评选程序,真正把影响力大、说服力强的先进典型评出来、树起来。今年来,先后推选出雷少兵、周文强、严凯等6位先进典型,并被学习强国、中新社、文明长兴微信公众号等20余家媒体报道。

二是时时育示范,让示范先进“亮”起来。对近年来已培育成熟的示范点和先进典型,加大巩固提升力度,创新积累更多更好的示范先进经验;对新涌现出来的示范点和先进典型,做到亮点鲜明、特色突出;对于中长期培育的示范点和先进典型,形成“有计划选树、分期分批培育、点面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通过主题宣讲、展板展示等开展各类典型宣传10余次,参加人员800余人次。

三是处处敬示范,让示范先进“暖”起来。每年度评选出10名左右镇级示范人物,除表彰外,给予享受年度文明诚信示范户各项优惠政策;举办示范模范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已将6条意见建议吸收进新时代文明建设工作中;关爱示范人物,例如对周村村周文强一家的大爱壮举,组织各条线开展暖心关爱行动。

四是人人学示范,让示范先进“动”起来。在微信公众号、网站设置示范人物专栏,定期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并积极向上级媒体推送。组织模范典型进单位、进村居、进校园,讲述自身经历,使学有榜样、行有示范。今年来,结合镇“星期一夜校”、村主题党日、学校主题班会,组织开展先进示范人物典型事迹宣讲会20余次,学示范、做示范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李家巷镇“讲布局、打基础、抓谋划”扎实选树先进典型

 

李家巷镇积极发挥网格员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多种途径,多角度挖掘先进典型,做好先进典型选树工作

一是多方聚力绘蓝图。“先进典型”的挖掘过程中充分发动社会各个行业的群体参与进来例如有乡贤、大学生、农民工等。同时利用固定下村日、主题党日等活动进行深入排摸。截至目前,李家巷镇共发动网格员121名,志愿者200余名参与排摸工作,共收到推荐名单65人,自荐名单23人,其中最美李家巷人占比30%。

二是真实事件奠基础。采取“一问询、二走访、三考察”的“123”模式对先进典型进行充分审核。第一步问询人物及事件具体信息;第二步实地走访候选者友邻,并联合人物、事迹所属村两委、乡贤及全村村民,对相关人物、事件进行三方研判,确保真实性;第三步对候选者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等个人文明诚信档案进行考察,确保先进典型符合要求。截至目前,李家巷镇共开展“123”审核50余次,共1000余人参与其中。

   三是宣传把向抓谋划。先进典型的宣传过程中把握好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到有方法、有力量、有成效。利用主题党日、石城新声音等活动生动鲜活,质朴贴切把先进典型的闪光点讲明白、讲透彻、讲生动,做到宣讲讲方法;多角度挖掘和树造先进典型,每个村(居)、每个岗位、每个家庭都有先进和典型,努力在各岗位和每个家庭中发现先进典型,并对充分鼓励典型人物参与到镇村建设中来,做到宣传有力量。截至目前,共开展理论宣讲30余次,总参与人数达340人,经掌心长兴平台推送典型人物50余期,覆盖全镇28000余人。

 

画溪街道聚力项目优化 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为进一步助力文明实践,画溪街道根据新时代新要求,通过“三个围绕”,推进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化、品牌化、常态化。

一是围绕重点工作,拓展志愿服务项目效能。围绕美丽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具体项目推进的时间节点,分阶段细化服务内容,排定短期进度,量化成效。街道已项目化运作“新庄全域整治攻坚行动”“曹家桥7月红色助农增收”“五八线改造服务在路上”等“短平快”的服务项目60余个,新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联合行动”“国庆中秋空巢老人关爱行动”等志愿服务项目20个,做到每个项目周期短、见效快。开展志愿服务项目比拼大赛,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项目服务水平提升

二是围绕品牌特色,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引领。各村居、相关企事业单位实现志愿服务“一单位一特色品牌”。“超威志士”“蓝领巾”“铁军部落”“葡扶前进”等20多个有专属logo队旗队服的志愿服务品牌已经建立,推出了葡萄产业发展、女性家政培训、传统文化宣讲、环境保护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利用品牌向心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截止目前,通过湖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注册在画溪各个品牌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达4861人,累计服务时长15934小时,有效发挥了品牌引领参与志愿服务的作用。

三是围绕专业服务,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常态。街道充分发挥画溪卫生院、派出所、司法所等职能站所的专业优势,由各单位技术骨干围绕医疗、法律、教育、环保等方面组建成有特色的、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专业特长。已持续开展“爱心天使”、“宇”你说防、“南箬贤师”等个性化服务活动180多次,分众化服务群众12600多人次,高质量的专业化精准服务较好地促进志愿服务项目的持续性、常态化开展。

 

雉城街道创新志愿服务方式 为群众幸福加码

 

今年以来,雉城街道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不断丰富内涵,在全辖区形成了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一是渗透百姓日常生活,常态开展志愿服务。街道围绕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养老助残、邻里守望等领域,开展群众急需、优质高效的志愿活动如:收集民情民意调解纠纷的“红管家”,帮扶残疾困难人员的“三叶草”,推进红色物业管理的红邻长,发挥退休党员余热的“银龄先锋”,拉进邻里关系的“幸福邻里”等志愿服务团队,通过成立“志城志愿者联盟,设置雉城志愿日,做到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实现常态化推进志愿者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是贴合精神文明建设,项目运转志愿服务。运用志愿服务的方式整合资源、调动力量、开展工作,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向“项目”转变,打造一批突出雉城特色、具有示范效应的志愿服务品牌,引导人们在互帮互助中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如:“红管家”“幸福邻里”“石榴籽”“不倒翁”等志愿服务项目,其中“红管家”被评为2018-2019年长兴县最美志愿服务项目,大西门社区被评为2019年湖州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三是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便捷管理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志愿者贴近基层、反映诉求、服务百姓的优势,组织开展养老助残、纠纷调处、平安建设等各类志愿服务,助推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大力推广“湖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注册与使用,通过线上发布以群众能参与管理、享受服务为重点的志愿活动,构建线下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实现供给、需求有效对接的便捷化,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天天在线,为群众幸福加码。

 

 

 

 

县委党校把好“三关”精耕宣讲志愿服务阵地

 

理论宣讲是党校的最大优势,志愿服务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长兴党校聚焦服务精准、队伍专业、活动特色,把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更好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是对接群众需求,把好服务精准关我们通过“双联系双报到”“三服务”“双扶”等途径掌握群众需求,把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如“疫情防控”“老旧小区改造”等搬上讲台。同时,坚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为不同群体,定制不同“菜单”。进机关讲理论、进农村讲政策、进企业讲形势、进社区讲文明、进学校讲礼仪,今年以来完成各类点单宣讲73场,做到了“民有呼我有应”

二是聚焦宣讲素养,把好队伍专业关。把全体党校教师纳入宣讲志愿服务队中,教师既是宣讲员更是志愿者,建立“选题—备课—试讲—宣讲”的党课链条化管理,今年以来共推出新专题20多课,其中有8人次先后在各类党课比赛中获奖。同时,既要自己讲还要带动大家讲。在“老施来了”影响下,涌现出“铁军”“龙山之声”等基层宣讲团,党校骨干教师作为业务指导,结对8个乡镇46名年轻人,定制宣讲大纲,帮助设计修改宣讲稿40余篇,引导青年宣讲员结合各地实际备好课、讲好课。

三是创新宣讲形式,把好活动特色关。发挥传统阵地优势,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等阵地开展好“百堂党课送基层”品牌活动,扩大宣讲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完成宣讲超过240场,受众达25000人次。用好“老施来了”志愿服务品牌,实行线下加线上双向传递。今年以来共参与录制短视频11个,6000余人次关注和点赞。“老施来了”项目还在全省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施小荣同志的宣讲事迹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批示肯定。

 

县教育局多举措深化家校合育”志愿服务项目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县教育局“和美教育”志愿服务队在队伍健全、服务提质机制长效方面狠抓落实,持续深化家校合育”志愿服务项目,为不断擦亮“学在长兴”教育品牌贡献文明力量

一是抓队伍健全,在“精”上狠下功夫。原有志愿者基础上,不断从全县中小学德育副校长、优秀班主任、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中挑选出有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有丰富家校合作教育经验的精英,组建50人的家校合育”项目专业志愿服务队。成立家校合育研究工作室,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研讨家校合育个案等,以提升志愿的专业化水平。截至目前已开展相关培训活动20余

是强服务提质,在狠下功夫。依托学校和社区家长学校、农村文化礼堂等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形式,不定期开展家校合育公益讲座,广泛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如开设《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赢在好习惯》等课程;开通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定期接听热线电话,提供一对一指导;以沙龙、读书会等形式组织部分家长开展家校合作共育方式研讨活动等。截至目前,已开设各类家校合育志愿服务活动90余场,受益家长达上万人之多。

    三是保常态长效,在“制”上狠下功夫。出台《长兴教

育局关于印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核细则》《长兴县教育局和美教育志愿服务队工作细则》等,建立1+5+N管理服务机制,“1”个志愿服务小组协同“5”位志愿者与N”个家庭结对定期开展帮教活动。县教育服务家庭不定期进行电话或问卷回访年底10志愿服务小组进行打分评优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截至目前已有6个志愿服务小组被评为年度优秀家庭均反馈良好。

 

县水利局持续推进“水源巡护”志愿服务

守护长兴人民的“大水缸”

 

县水利局把志愿服务作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打造节水护水标准化阵地,常态化开展“水源巡护”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保障长兴人民“大水缸”的干净、安全。

一是以阵地建设为抓手,夯实服务基地。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站,以“河长制展示馆”为平台,开设“水源巡护”志愿服务宣传专栏,制定志愿服务标识,规范各类制度上墙并适时更新,配备必要的服务用品。同时,依托各乡镇农村饮用水管理站,全面认领全县14处水源地,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设置志愿服务工作公示牌,积极推动志愿服务阵地化建设。

二是以护水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开展“走好水源巡护最后一公里”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各镇农饮站,以每日巡查、水路两栖巡逻的形式对14个水源地定期开展巡查,并对14个水源地周边各行政村各类重点违规捕钓人员进行摸排汇总,走好水源巡护“最后一公里”。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摸排出重点人员17人,当场劝离偷钓人员150余人次。同时,联合局“节水护水”宣讲团,进村文化礼堂宣讲水源保护、节水护水等知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饮用水源的保护意识。截至目前,共进村文化礼堂宣讲12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三是以长效机制为保障,推动常态开展。制定《长兴县饮用水源巡查保护志愿服务方案》,组建“水源巡护”志愿服务队伍,落实相应资金保障,实行“三个一”机制,即志愿服务队每日一巡查、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结。同时,加强与水政执法大队、渔政、属地派出所的精准配合,以打击水源违法偷钓、违规捕捞为主要内容和突破口,上下联动。目前共配合执法部门收缴违规丝网50余条、地笼130余只,鱼竿12支,小舢板3艘。以长效机制推进水源巡护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真正守好长兴人民的“大水缸”。